导读
纳政府期待外国投资助其促进就业、推动扶贫,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两国可在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农业现代化、旅游业等领域加强合作
●政府多措施重振经济
●中纳经贸投资合作日趋紧密
●经贸合作基础坚实
●深耕支柱产业拓展投资领域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西临大西洋,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公里,人口余万,地广人稀。纳历史上先后被德国和南非占领,年宣布独立,是非洲大陆最后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
政府多措施重振经济
纳米比亚属典型的经济发展资源依赖型国家,制造业不发达,主要依矿产资源开发和出口。矿业、渔业和农牧业为其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纳矿产资源丰富,有“战略金属资源储备库”之称,铀、钻石等矿产资源和产量居非洲前列。作为第一大经济部门,矿业对GDP的贡献占比超过10%。纳米比亚也是世界上海洋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鱼类产品是其第四大出口品种,也是最大的非矿出口产品,出口占比达到11.4%。
纳米比亚独立后采用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国有经济占有相当比重,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人组党政府先后制订了5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第五个国家发展计划为-年)及年远景规划,着力发展制造业、矿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推动纳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年和年,经济增长率分别达6.4%和6.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美元以上,经济总量达到顶峰,被联合国界定为中上等收入国家。年第二季度以来,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和国内旱灾、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纳经济持续陷入衰退,年经济负增长近8%,GDP为亿纳元(按当年汇率计算为亿美元,人均GDP为美元)。为重振经济,政府努力削减预算、减少开支,推动农牧产品出口和旅游创汇,大力吸引外资,积极发展工业园区,着力推动兼顾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经济改革,希望以此尽快走出困境。
?年11月30日,由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纳米比亚沃尔维斯湾至阿兰迪斯铁路修复升级项目在该国西部阿兰迪斯开工(新华社发孙宇默摄)中纳经贸投资合作日趋紧密中国与纳米比亚于年3月22日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双边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从年起,中国成为纳最大外国投资来源。从年起,中国连续成为纳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年纳对中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36%,双边经济纽带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
当前中纳经贸投资合作呈现出几个突出特点:一是贸易互补性强。中国是纳米比亚铀、锌、锰、大理石等矿产品、牛肉、生蚝等农产品等稳定可靠的出口市场,中国质优价廉的电气设备、机械、钢铁、服装、日用品等制成品对纳有相当的吸引力。
二是中国企业对纳投资主要分布在矿业等支柱产业。中资企业矿业投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型央企投资的项目,分别是中广核集团投资的湖山铀矿项目和中核集团持股的罗辛铀矿项目,其中湖山铀矿项目总投资近50亿美元,是我在非最大单体投资项目。此类项目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投资金额大、矿山规模大,运营周期长,同时运营成本高,涉及当地员工众多,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