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奥黛卡来源
周冲的影像声色(ID:zhouchong)睿妈说父母的以身作则,比任何口号,更能引领孩子成长。年11月8日。郭晶晶大婚。她披着白色婚纱,与霍启刚相视而笑。“晶刚恋”画上圆满句号。如今,郭晶晶已嫁入豪门9年,“跳水皇后”的光环日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贤妻良母。一个豪门媳妇。前些天,郭晶晶被拍到和霍启刚欣赏艺术展。身穿大红碎花连衣裙,靠在老公肩上,甚是甜蜜。衣裙下,腹部微微凸起,网友们调侃:“是不是怀上四胎了?”是的,迄今为止,郭晶晶已经是一个三孩妈妈。但“育儿理念”非常独到。她和别的豪门阔太不一样,不会因为身价千亿,就对孩子过分宠溺。她教育孩子的方式,“既土又狠”。不少人惊诧:她是豪门阔太,养孩子怎么那么低调、有章法、接地气?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她就是这样的人。郭晶晶有豪门的家底,却没豪门的傲气。她谦卑、低调。给到孩子的,当然也是淳朴、内省的爱。豪门的孩子大多养尊处优。比如李湘,给女儿穿上一身奢侈品。手拎名牌包。珠圆玉润,珠光宝气。据说,王诗龄每个月的花销高达65万,简直是一个行走的碎钞机。但郭晶晶的做法完全不一样。她不仅不富养,反而让孩子去吃苦。霍启刚曾在微博,晒出带孩子下田插秧的照片。照片里,一家三口顶着强烈的大太阳,卷起裤腿,弯着腰,扎在水田里。认认真真地干活。一根一根插着秧苗。插完秧,手腿都沾满了泥。之后就在破棚里,做一顿简单的农家饭菜吃。在这种教育下,孩子自然体验到了劳作的意义,也懂得一蔬一饭来之不易,值得珍惜。郭晶晶还经常组织一些家庭小活动,让孩子参加家务。比如,霍启刚分享过的“给爸爸洗车活动”。孩子通过帮爸爸洗车,挣零食,或零花钱。他们也经常带儿女下厨,一起做饭。好不好吃不是重点。重点是从头到尾,一起参与,一起分享。当父子协作完成一道菜,笑容里藏着满满的成就感。今年5月母亲节,霍启刚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做蛋糕,给妈妈一个小惊喜。三个孩子准备好工具,鸡蛋和牛奶。儿子把调好的鸡蛋往盆里倒,两个小妹妹也在旁边全程帮忙。制作期间,三个孩子互相打趣、玩闹。做好的大蛋糕,最后送到了妈妈手上。“祝妈妈母亲节快乐。”郭晶晶脸上的幸福,挡都挡不住。很多家长因为爱孩子,不舍得让他多干一点活,也不让他体验劳作,一心呵护,百般照顾。但这极易令孩子成为温室花朵。脆弱,娇气,受挫性低,意志软弱。要知道,劳作并不会累倒孩子,反而能帮孩子找到快乐。教育家卢梭说过,“培养身心两健的孩子,必须要在体力劳作中完成。”孩子在体力劳作中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动手能力,还能找到一种“我行”、“我能干”的自我认同感。他们会更坚强。对生活更热情。也更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孩子的体能和心灵,无形中都得到了滋养。因为郭晶晶的教育,几个孩子都“野蛮”又高贵,率真又坚强,成长得非常好。除了让孩子参与劳作,郭晶晶还会让他们参与公益。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孩子天生有社会兴趣,有利他情怀。”她深深明白这一点。在孩子小的时候,她就带孩子投身公益活动。比如前两年,她就带儿子去了偏远山区,走访霍英东基金会支持的“海联卫生室”项目。目的就是希望,霍家博爱助人的精神,可以薪火相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路跟随。他跟着参观山村卫生室的办公条件,知道了山区医生工作的辛苦。还去问候医生,表达对医生的敬意。通过这种活动,孩子会真正明白:施比得更有福。他会看见更广阔的世界。也懂得捐赠和支援的意义。紧接着,霍启刚和郭晶晶又带着孩子,回郭晶晶老家做感恩活动。一家人回到郭晶晶母校。向从前帮助过自己的人,一一表达感谢。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懂得有恩必报,永怀感恩之心。他们还曾带着孩子,现身香港地铁站旁,帮妇联义卖筹款。一家人穿着非常朴素,脸上却都是笑容。孩子刚开始不太适应,面对陌生人害羞地不敢伸手筹款。但在郭晶晶夫妇的鼓励下,孩子意识到,筹款做善事不丢人。渐渐放开胆量。他给小姐姐派发东西。主动和路边的小朋友攀谈。之后,一家三口又出席联合国儿童慈善助跑活动。装扮也是简单朴素至极。身边也没有保镖护身。在人群中跑着步,就感觉和普通民众没什么两样。但孩子会逐渐知道,这个社会,有富人,也有穷人。有衣食无忧者,也有疾苦交加的人。他们都需要关爱,需要帮助。他也会知道,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他会努力让自己有力量,有价值,能助人,被需要,成为一个能为社会带来正能量的人。这样自我价值感一旦发芽,人格和功能,必能发展得更健康、更全面。除了培养孩子的视野与人格,郭晶晶对孩子的学习,抓得更紧。她不会因为是豪门,就放任孩子肆意妄为。公公就说,她管孩子太严了。比如孩子正在写作业,爷爷来找孙子玩。郭晶晶就会严格要求孩子,必须完成作业才能玩。爷爷还曾抱怨说:自己想见孙子,还要预约。但郭晶晶也不妥协。她认为,孩子就该专注,就该自律。她的规矩就是:建立时间观念,对行动做好计划,而不是随心所欲。严格的教育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被束缚。但自律的习惯一经养成,孩子将受益终身。她有温柔,也有严厉。她是贤妻,也是“虎妈”。是豪门媳妇,也是“抠门狂魔”。她给孩子买的衣服、玩具,从不追求奢侈大牌。她教育孩子,不要爱慕虚荣,不与他人攀比,保持勤俭节约自律。唯一大方的一次,就是为孩子找了一家天价幼儿园。因为这里的师资、教学、视野,与其他幼儿园不可同日而语。一到周末,夫妻二人也不带孩子去胡吃、海喝,瞎玩一气。而是和霍启刚一起,陪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去听音乐会。看展览。参加文化会。品鉴茶道文化。孩子对一切都兴致勃勃。他充满好奇心,认真学习泡茶,主动为爸爸妈妈沏茶。晚上回到家,他们会一起陪孩子阅读。拓宽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有一回,网上还曝出郭晶晶三个孩子吃早餐的照片。孩子边吃早餐,边看电视。而电视里播放的不是动画片,而是新闻。几个孩子在这种教育下,越来越自律、节俭。视野和见识,也与普通孩子完全不同。如果只有以上方式,郭晶晶的教育,恐怕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只有对孩子的“要求”。任何人被“要求”久了,都会逆反。但郭晶晶不止于此。她是言传身教的。“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郭晶晶就是如此。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以身作则,比任何口号,更能引领孩子成长。郭晶晶希望孩子优秀,所以,她自己先优秀。她成为中国“跳水皇后”,拿下无数金牌。她希望孩子低调、内敛,自己就一直朴素行事、淡泊名利。为了避免卷入家族遗产纷争,她和霍启刚搬出25亿的霍家豪宅。之后的十来年里,郭晶晶没摆过一丝“豪门阔太”的谱。从不显摆自己的豪门身份,穿戴方面也极其节俭。出门经常扎着5毛钱的发圈。同一套衣服反复穿。帆布鞋几十块钱一双。抱着孩子逛超市,买个收纳盒都要反复比价一番。也去小地摊和打折店给孩子买几十块钱的衣物。跟老公到路边小店吃便宜的小吃。但她从不忘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疫情期间,先是低调地向武汉捐助万元善款。还为河北老家修路,帮助家乡对抗疫情。而后又加入义工团队,协助处理抗疫物资。郭晶晶的自律、优秀、朴实和大爱,深深影响着几个孩子。他们正在她走过的路上,茁壮成长,紧随而来。霍启刚曾说:“晶晶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宝藏。一开始我喜欢她的坚强、沉稳、高EQ以及冠军的光环。相处这么久,我总能在她身上发现新的打动我的东西。”是的,她没有豪门的珠光宝气,但却有豪门的高贵人格。因为这些优秀品质的浸润,孩子真正被富养。这种富养,不是物质上的丰沛。而是精神上的滋养。是广袤的视野。是自律的习惯。是对知识的好奇心。是感恩、爱人与自爱。因为这种“富养”,我相信,霍家的三个孩子,一定能成器,也一定能成材。毕竟,他们有这么好的母亲,知道什么是闪亮的榜样,就不会往低处行走。也不可能往低处走。-作者-?本文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