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初级护师基础知识模拟

Q

61.患者女,59岁。风心病伴二尖瓣狭窄6年伴心房颤动5年,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发生室颤

B.心排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

C.心房血栓脱落,脑栓塞

D.高凝状态,脑血栓形成

E.发生房颤

答案解析

答案:C

血栓脱落引起周围动脉栓塞,以脑动脉栓塞常见,多见于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的病人。

Q

62.患者女,足月妊娠,规律性腹痛10小时,检查官口开大5cm。大囟门位于8点,小囟门位于2点,下述胎位最正确的是

A.枕左前位

B.枕左后位

C.枕右前位

D.枕右后位

E.高直后位

答案解析

答案:A

小囟位于母体骨盆的左上方,提示为左枕前位,经静滴缩宫素,加强产力后,可考虑经阴道分娩。

Q

63.患者女,30岁。正常分娩一男婴,按规定该女士产后应休息多长时间

A.天

D.天

B.90天

E.天

C.天

答案解析

答案:B

我国妇女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多胎生育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Q

64.婴儿断奶时间确定在

A.生后6~7个月

B.生后8~10个月

C.生后10~12个月

D.生后12~14个月

E.生后14~16个月

答案解析

答案:C

婴儿于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为完全断奶做准备。断奶时间一般在生后10~12个月。

Q

65.早产儿室温度应保持在

A.20~22℃

B.22~C

C.24~26℃

D.26~C

E.28~C

答案解析

答案:C

早产儿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晨间护理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

Q

66.9岁男孩,上肢血压13/9kPa;下肢血压16/lokPa,此情况属于

A.正常

B.下肢血压偏高

C.上肢血压偏高

D.上、下肢血压均偏高

E.上、下肢血压均偏低

答案解析

答案:A

根据血压公式计算属于正常。

Q

67.患儿女,12岁。5天前受凉后,流涕,发热。3天后四肢乏力逐渐不能行走,最可能的诊断为

A.病毒性肌炎

B.吉兰一巴雷综合征

C.急性脊髓炎

D.肌无力

E.周期性瘫痪

答案解析

答案:B

吉兰一巴雷综合征多见于10岁以内小儿,临床上可见以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为特征,病前可有病毒感染史。

Q

68.3岁小儿出生时曾经接种卡介苗,2岁时PPD试验为5mm×4mm,最近PPD反应为lOmm×12mm,下列情况可能性大的是

A.卡介苗接种后反应

B.结核试验假阳性反应

C.新近有感染

D.曾有结核感染

E.受过结核感染,但体内不一定有活动病灶

答案解析

答案:C

PPD反应强度从原直径小于lOmm增至大于lOmm,且增加后幅度为6mm以上者,表示新近有感染或可能有活动性病灶。

69~71题共用备选答案

A.腹膜炎

B.低血压

C.肾乳头坏死

D.肾功能不全

E.消化道出血

Q

69.急性肾盂肾炎的并发症是

答案解析

答案:C

Q

70.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Q

71.腹膜透析并发症是

答案解析

答案:A

肾乳头坏死是急性肾孟肾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肾盂肾炎伴有糖尿病或尿路梗阻。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是腹膜炎,但由于腹膜透析管路的改进,腹膜炎已大为减少。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心血管功能不稳定,过度脱水、长期透析器管路血液的丢失,可引起低血压。

(72~74题共用备选答案)

A.脑水肿

B.肺水肿

C.肌肉痉挛

D.周围循环衰竭

E.超高热

Q

72.热痉挛导致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C

Q

73.热射病导致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E

Q

74.热衰竭导致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热衰竭是高温环境中剧烈劳动,大量出汗后导致失水、失钠,血容量不足而引起周循环衰竭。热射病是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仍不足以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出汗减少致汗闭,可造成体内热蓄积。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后口渴而饮水过多,盐分补充不足,使血液中钠、氯浓度降低而引起肌肉痉挛。

(75~77题共用备选答案)

A.额叶

B.枕叶

C.小脑

D.脑干

E.脊髓

Q

75.损害后主要引起视觉障碍的部位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Q

76.损伤后引起共济失调的部位是

答案解析

答案:C

Q

77.损伤后引起意识障碍、交叉瘫痪、去大脑强直等症状的部位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枕叶位于顶枕沟和枕前切迹连结的后方,枕叶内侧有一较深的沟,称为距状沟,围绕距状沟的皮质为视觉中枢,故枕叶损害主要出现视觉障碍。小脑位于颅后窝,由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组成,其功能为调节肌肉张力、维持平衡,是自主活动的功能良好。小脑病变可引起共济失调。脑干由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其损伤特点为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交叉瘫痪、定位体征。

(78~80题共用备选答案)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睾丸鞘膜积液

E.脐疝

Q

78.青壮年男性,右侧腹股沟区肿块,可下降至阴囊,平卧后消失,见于

答案解析

答案:A

Q

79.中年女性,腹股沟‘韧带内侧的下外方塞然出现包块,疼痛不能回纳

答案解析

答案:C

Q

80.老年男性,腹股沟内侧半球形肿块,压住内环仍可突出

答案解析

答案:B

腹股沟斜疝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肿块多呈带蒂柄的梨形,可降至阴囊,如病人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推送向腹腔回纳而消失。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因股环较小,最易嵌顿,易引起疼痛,且不宜还纳。腹股沟直疝因疝囊颈宽大,压住内环仍可突出,常见于年老体弱者。

编辑丨雷西西

图丨源自网络

您还可以看:

卫生资格初级护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及解析(3)

年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护理健康教育学》模拟试卷(4)

卫生资格初级护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及解析(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babanaa.com/csfz/8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