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怎么来的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314/6100102.html
在太空深处存在着某些东西,它正在向太阳系内层飞来。最初它运行得很慢,但后来速度逐步增快,终于有一天它那燃烧着的轨迹在夜空中划过,使得我们在这渺小的星球上能够目睹它的身影。
这个种东西就是彗星。事实上,天空中有许多的彗星,它们是数量是最多的天体之一,而且不可预测,在太空中飞来飞去。
彗星,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质构成,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物质升华,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一条很长的彗尾。彗尾一般长几千万千米,最长可达几亿千米。彗星的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彗星的运行轨道多为抛物线或双曲线,少数为椭圆。目前人们已发现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有多颗。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
年2月21日,日本京都产业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彗星上有氨的存在。根据最新报道称:科学家们近日在追踪“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的罗塞塔号飞行器上发现了属于该彗星的一些化学残留物。科学家使用探测器对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主要成分为氨、甲烷、硫化氢、氰化氢和甲醛。由此,科学家得出结论称,彗星的气味闻起来像是臭鸡蛋、马尿、酒精和苦杏仁的气味综合。
彗星没有固定的体积,它在远离太阳时,体积很小;接近太阳时,彗发变得越来越大,彗尾变长,体积变得十分巨大。彗尾最长竟可达2亿多千米。彗星的质量非常小,彗核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克。彗发和彗尾的物质极为稀薄,其质量只占总质量的1~5%,甚至更小。彗星物质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组成,而彗核则由凝结成冰的水、二氧化碳(干冰)、氨和尘埃微粒混杂组成,是个“脏雪球”!
彗星的发现与命名:
一、发现
1.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编号:1P/Halley)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
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最迟在公元前年,或西元前年,在中国、古巴比伦、和中世纪的欧洲都有这颗彗星出现的清楚纪录,但是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同一颗彗星的再出现。
2.中国发现的彗星截止年4月共计14颗:
60PTsuchinshan2(紫金山2号彗星)/发现者:张钰哲团队
62PTsuchinshan1(紫金山1号彗星)/发现者:张钰哲团队
PGe-Wang(葛汪彗星)/发现者:葛永良、汪琦
PIkeya-Zhang(池谷张彗星)/发现者:张大庆
PYeung(杨彗星)/发现者:杨光宇
PLi(李彗星)/发现者:李卫东
C/V1Tsuchinshan(紫金山彗星)/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员工
C/L1Zhu-Balam(朱巴拉姆彗星)/发现者:朱进
P/E1Li(李彗星)2/发现者:李卫东
P/S1Zhao(赵彗星)/发现者:赵海斌
C/N3Lulin(鹿林彗星)/发现者:叶泉志林启生
C/C1Chen-Gao(陈-高彗星)/发现者:陈韬高兴
P/L2Yang-Gao(杨-高彗星)/发现者:杨睿高兴
C/F5SWAN-XINGMING(斯万-星明彗星)/发现者:孙国佑高兴
二、命名:
在年前,彗星是依照每年的发现先后顺序以英文小楷排列,除了编号外,彗星通常都是以发现者姓氏来命名,一颗彗星最多只能冠以三个发现者的名字。
谢谢大家阅览,喜欢的小伙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