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用这首儿时的歌来形容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关系是无比的恰当。就在年,中国又增加两位亲密的非洲小伙伴——布基纳法索和圣多美与普林西比。非洲54个国家当中,仅有斯威士兰未与中国建交,其他53个国家均已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FOCAC)将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现在的非洲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这个名叫阿非利加的大陆简称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非洲的总人口与中国的总人口差距不大,截止到年人口约为12亿,占全球总人口16%。非洲是世界面积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第三世界国家主要地。非洲也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在60和70年代给予非洲巨大的援助,支持他们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同时中国也获得非洲国家的支持于年进入联合国。
中非双边贸易额增长势头强劲
年,中国与非洲进出口总额约.5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约亿美元,从非洲进口约.5亿美元。据中国海关统计,年第一、第二季度,中国与非洲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4亿美元,同比增长17.3%,超出中国同期外贸总体增幅1.4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非出口.7亿美元,增长8.1%,自非进口.7亿美元,增长28.6%;顺差19亿美元,同比降低78.6%。六月份,中国与非洲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同比增长15.0%,环比降低8.3%。1—6月,中国对非贸易涨幅仅次于拉丁美洲,进口涨幅全球最高,且高出中国同期外贸进口涨幅8.7个百分点。
从年中国与非洲各国进出口贸易额来看,进出口额排名前十位的非洲国家分别是南非(.7亿美元)、安哥拉(.1亿美元)、尼日利亚(.8亿美元)、埃及(.3亿美元)、阿尔及利亚(72.3亿美元)、加纳(66.8亿美元)、肯尼亚(52亿美元)、刚果布(43.3亿美元)、刚果金(42.3亿美元)和摩洛哥(38.3亿美元)。
与年相比,南非和安哥拉依然是中国在非的前两大贸易伙伴,且年的贸易额较之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此外,年南非、安哥拉、尼日利亚和埃及等四国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均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非洲整体经济年增长率约为5.8%,拥有约亿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天然气储量约为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0%。除此之外,非洲的其他自然资源储量也很丰富,包括全球总储量90%的铂金、40%的钻石、50%的黄金、30%的铀、27%的钴,以及9%的铁矿石。
由于气候多样化和河流丰富,农业是非洲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非洲三分之二的人口从事农业,是咖啡、棉花和可可等农产品的最大产地之一。非洲的森林覆盖率很高,可提供丰富的木材和鱼类资源。
“一带一路”促使中非合作升级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企业陆续开始对非投资。在随后的28年内,中国外交部门的出访第一站都会选择遥远的非洲国家。除了,国有企业到非洲做投资建设之外,在政府提倡“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下,大量民营企业家把眼光开始投放在非洲大陆。一些民营企业家在非洲生根发芽,这些企业的投资不局限于大型的矿业、农业的项目,中国企业对非洲的投资重心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中国企业的参与对非洲经济增长起到重大地推动作用。
据悉,在非洲的一万多家中资企业中有90%是民营企业,其中有74%的企业对非洲投资持乐观态度,63%的企业已经进行了长期投资,还有25%的中国企业可以在第一年便收回投资成本。中国和非洲的交易规模正以每年增加2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国企业的利润预计在年将达到2亿美元。非洲的劳务人员现在亟需新知识和技术,以提升人力资源水平。
年10月3日,由中国政府主导并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项目得到落实,使非洲经济发展又增加一份动力。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以来,中国向非洲的投资更加积极。像南非、赞比亚、加纳、莫桑比克等多个非洲国家都得到了来自中国的大量投资,非洲已经成了中国向海外拓展影响力的一个前沿基地。在此过程中,非洲国家受益良多。例如,非洲希望在内陆腹地重点建设公路和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将“一带一路”项目工程延伸至非洲的边缘和沿海地带,实现非洲内陆与边疆之间的交通联通,将有助于提高非洲进出口贸易的效益和质量。
中资企业经营收益的提升,也大阔步带动非洲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指标。在就业有保障的前提下,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得到改善。一些中资企业在按照在非洲当事国的法律法规纳税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很多捐助型的公益活动。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得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非合作两个轮子: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
除了,政治和经济合作之外,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民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夏令营活动等等。对于中非关系的研究,中国和非洲各国均有涉及。比如,中国对非洲研究机构约有十几所。比如,中国亚非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等等。非洲国家研究中国的机构也比比皆是:南非斯坦林布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安哥拉天主教大学科学研究中心、坦桑尼亚达拉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埃及中埃研究中心等。
自年以来,非洲的孔子学院数量从0发展至48所。孔子学院仿照法国文化中心、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以及英国文化协会而设,与西方国家相比,尽管中国进入该领域足足晚了多年,但海外文化机构数量,中国目前仅次于法国,位居全球第二。孔子学院有别于西方机构的是其独特的组织框架:当地学校提供办公和教学场地,中国提供师资和办学资金。中国为当地孔子学院提供资金,并一批批地派来中国老师,中国老师不辞辛苦地为当地学生教授课程,很多情况下是在条件较差的学校中进行。而这几年,中国资金正让非洲大学的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免费的汉语教学为当地喜欢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年青人提供一个极佳的平台,更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就业带来绝好的机会。特别是中非合作发展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学习好中文成为很多年青人选择就业和走出国门的好机会。“一带一路”将成为知识技术转移的高效的传递者。为有效接受技术转移,非洲人应学习汉语,这门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人民币在非洲成为“香饽饽”
近期,由东部和南部非洲宏观经济与金融管理研究所举办区域经济与货币政策研讨会上,来自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肯尼亚、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14个非洲国家的央行和财政部官员建议考虑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并扩大人民币在区域内乃至整个非洲的使用范围。在14个成员国中,唯独斯威士兰尚未与中国建交。
但值得注意的是,斯威士兰也正在考虑将人民币作为国家储备货币。一个没有建交的国家都愿意接受人民币,足以说明中国在今天的非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卢旺达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肯尼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国对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或结算货币表现出浓厚兴趣。南非、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国也与中国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很多非洲国家财经人士对“人民币入非”十分看好,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普及度上升的原因是传统货币疲软和不确定性增强,人民币的进入有利于推动当地货币的良性发展。简而言之,一个国家的储备货币就是平时存在国库中的外国货币,在需要从外国购买产品时拿出来使用。这要求储备货币具有极高的国际认可度,是国际市场上的“硬通货”。
一些非洲的官员和专家学者表示,目前在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人民币在储备和结算领域尚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建议可将对非投资与人民币国际化结合起来,加快中非金融合作,让更多非洲国家及其机构对人民币更熟悉、更信任。
找来找去,依旧把“友谊的手绢”放在中国手掌心
很多非洲国家的领导极其重视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合作,他们新一届政府也都会不约而同选择中国作为出访的第一站,比如,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卢旺达等国的新任国家领导人都会把中国作为他们出访的第一站。以此,来表达本国与中国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当然,其中有一些非洲国家出于长远角度考虑一下,也在寻求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比如,南部非洲国家安哥拉即使如此。年新一届政府实行新的外交政策,不想只依靠中国这个好朋友,同时,也在寻求更多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在安新总统上台后,首先选择到就近的非洲国家进行出访,联合非洲南部国家发展区域经济,随后,又出访英国、法国、德国等国求助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积极和世界银行寻求经济援助。在中国提供的无“苛刻要求”资金帮助不同,西方任何一笔对非洲资金支持都会给执政层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大致上分为两类:一、减少腐败,增加执政透明度;二、释放政治犯,推行西式民主。在实施西方国家提出的要求时,很多国家的意见或多或少斗都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久而久之带来些许矛盾。很多非洲国家在西方碰壁,之后,又重新把“手绢”放在中国的手掌心。
在中非这一对互相依赖的伙伴关系中,非洲可以为中国提供什么呢?非洲有54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全球各主要经济大国,包括中国在内,都将非洲视为当前仅存的一块投资热土,因为在其他各大洲的市场上,投资业已饱和,消费也已达到最高水平,很难进一步刺激世界经济发展,而非洲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各方面都仍需大力建设。所以,总而言之,中非合作依照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中国需要非洲,非洲也同样需要中国这个好朋友。
撰稿人:尚金格(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CEPLP)研究员)
(责任编辑:阿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