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10月19日讯,一年前,向北京人介绍老家,季然会说:我们那儿有金丝小枣、泊头鸭梨、渤海湾螃蟹,还有屹立了千年的铁狮子、名扬中外的武术和杂技。
一年后,季然这串滚瓜烂熟的“广告词儿”悄然扩充了。现在,她喜欢先说上一句:我们那儿建了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北汽黄骅汽车基地、北京交大海滨学院,还拥有近千个已经落户的京津项目和无限的发展可能。
季然的家乡在河北沧州,距天安门正好公里的三线城市。从地图上看,代表沧州的小红点就像一颗发着微光的卫星,守候在北京的东南方。
季然对家乡的描述是沧州蜕变的写照;而小小城市的蜕变,则是源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盘大棋。今年二季度出炉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本报记者近日在沧州调研采访,梳理出小城在这些领域的几组“远与近”,把握和处理好这些关系,或许是沧州这样的“首都圈卫星城镇”,在未来若干年里能否成为摆得上世界台面的关键。今日刊出交通篇。
硬件近——高铁让双城间“翻个筋斗云”就到
“北京到沧州的高铁只有51分钟,比从北京西五环开车到东五环还快!”四年前,孙文博从北京交通大学本部调至学校在黄骅开办的海滨学院,任党委副书记,他的生活轨迹也从那个妻女齐聚的北京之家,变成了沧州县级沿海城市黄骅。往来于两地间,高铁的效率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在孙文博看来,北京到沧州的高铁快捷、干净、准时。孙文博在黄骅的当地同事告诉记者,以前北京与沧州之间只有绿皮火车,开一趟要三四个小时,还时常晚点;在绿皮火车的反衬下,现在的高铁时速简直就像“孙悟空翻个筋斗云”那样快。去年年底,京沪高铁开行了一趟专门从沧州西到北京南的“沧州号”高铁列车。这是首条由沧州始发的铁路线,消息很快登上小城媒体头条,算得上“半个沧州人”的孙文博也因为能坐上这趟专列而跟着高兴了一把。
不过,高铁站建在沧州西部,从那里到黄骅还要1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使孙文博常选择学校班车往来两城。路况顺畅时,从北京驶进京沪高速、京津高速或京石高速,三个小时就到沧州,用不了四个小时就能到达黄骅。
硬件远——往返双城最怕“高哥俩”闹脾气
海滨学院的休息日是周一和周二,因此孙文博总能在交通非高峰期往来双城。而一遇到国家法定节假日回京,孙文博就发现,高铁和高速这“高哥俩”特别爱“闹脾气”:高铁票不好抢,从学校去高铁站又有一段距离;沧州去往北京的三条高速路也常常在客流高峰期遭遇拥堵,原本仨小时的归家时长可能翻上一倍。
让他体会最深的是校领导的一次到访。一个冬天的下午,北交大校级领导驾车到黄骅海滨学院视察,本来计划晚7点到达,结果却11点才到。“晚到的原因就是高速路堵,天气也不好。黄骅冬天雾大,我曾因为下雾差点儿把车开到路边土堆上。”校领导晚到以后的故事也有点儿尴尬:晚上11点,孙文博先前订好的饭店已经打烊,他带着领导找了半天,发现只有永和豆浆还开门。“我们就在那里吃了碗面……饿了很久,就吃了一碗面啊!”孙文博笑着感叹道。
软件近——到绿色生态之城尽情“淘宝”
正在提速的交通建设,让人们的生活轨迹随之改变,离宜居城市的目标也更近一步。从沧州高铁站下车向市中心驶去,沿途看到,西部城区道路秀丽,高楼迭起,守候在路边的树木整齐地排成三排,高低错落,一看就知是经过了精心修剪。走进临街而建的五星级酒店花园,小桥石阶环湖而建,顺着荡漾的芦苇可以望见远处错落有致的崭新建筑。来到高铁站附近的名人植物园,20座扁鹊、高适、张之洞等从沧州大地走出的历史名人雕像,与月季、桃树、海棠、竹林相映成趣;这座园子不远处,新建的狮城大公园也成了沧州市民茶余饭后的“新宠”,重达吨的新铸铁狮在园子里昂首屹立。
公开资料显示,沧州市已提出打造绿色新城的想法,对接京津冀生态一体化概念。过去一年,沧州市城区共新增绿化面积超公顷,种植灌木.96万株、草坪47公顷、草花万株。
在绿色生态之地上“淘宝”更是别有趣味,这也是让北京人宋先生决定在沧州买房的另一个原因。他说:“到沧州头天晚上,亲家就带我去海鲜大排档饱餐了一顿。沧州紧挨着渤海湾,‘十一’的红盖大螃蟹刚下来,每一块蟹黄都很结实,价格听起来比北京海鲜市场便宜1/3!第二天,亲家带我们去沧州青县蔬菜基地采摘‘青青蔬菜’;第三天我们又到黄骅果园摘冬枣,我还带回两袋送朋友呢!”
软件远——生活细节上的瑕疵拉开双城差距
进入首都圈,沧州的交通硬件上去了,但软件还需要完善。今年25岁的季然是一名在沧州长大、在北京打拼,并定期回老家与父母团聚的标准“北漂”。对于小时候的她来说,只要有块地方和伙伴扔沙包,有个果园陪妈妈挖野菜,这城市就是完美的;长大后,在不同城市上学,又到北京工作了两年,她渐渐感觉到家乡在生活细节上与大城市间的明显差距。用她的话说:“这些生活细节上的瑕疵,看起来非常琐碎,非常不起眼,但当人们决定是否要在这城市长期定居时,这些细节又非常致命。”
两个月前,季然在沧州一家有名的美发店做造型,却因为洗头工偷工减料、态度蛮横而打消了美发的兴致;第二天早晨陪妈妈逛早市,刚溜达到新华桥头旁的人行道上,就听到背后传来一阵急促刺耳的车铃声,原来是电动自行车在人行道上快速骑行,还对行人毫不避让;夏天到某大型商场购物,服务员和顾客全都热得满头大汗,商场却不开空调,一问服务员才知,商场老板说利润太少,决定整个夏天都不让开空调……
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工作的王瑛,同样是一只来自北京的“候鸟”。说起在生活中的不适应,他也深有体会。“有一次我们工厂想为与会嘉宾购买一次性雨衣,在工厂附近开车一个小时都没找到卖一次性雨具的商店。后来我专门请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出来,领我到沧州商城找到了一次性雨具。而‘悲剧’的是,我当时习惯性地只带了银行卡,可商城的这家小店只收现金。”
软件辩——城际铁路线的建设有眉目吗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曾在解读《纲要》时表示,交通一体化,特别是建设完善、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是破解交通拥堵的根本途径。而孙文博与他的同事们也不约而同地提出,如果双城间能建城际铁路,会为往来提供更多便捷。
根据京津冀城际铁路规划(-年)呈现的图景,京津冀地区将新建23条、总里程达公里的城际铁路线,其中包括津承沧城际和石沧黄城际,但并无直接连接北京与沧州的城际身影。这条城际铁路线的建设有眉目吗?据近日从沧州市发改委了解到,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了“加快推进渤海新区-沧州-任丘-北京新机场城际铁路、京津沧城际铁路的前期研究论证工作”,同被提及的还有廊沧高速路北京段的建设,力争早日把北京、天津和沧州真正联接起来,实现更宽泛的互联互通。
蹲点人殷呈悦发自河北沧州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觉得有用,请ZAN
v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