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较渣,请慎入
冈仁波齐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单从高度上来说,它的海拔仅为米,在西藏的众多米以上的高山中排不上号,但它却是亚洲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神山,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而成为藏传佛教、印度教、雍仲本教等宗教的朝圣中心。岗仁波齐的山形很容易辨认,主峰四季冰雪覆盖,形似圆冠金字塔,每年有络绎不绝的来自印度、不丹、尼泊尔以及我国各大藏族聚居区的朝圣队伍,使得这里的神圣意味绵延了几千年。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湿婆,就住在这里。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至今还没有人胆敢触犯这座世界的中心。而纳粹头子希特勒当年要在冈仁波齐找到沙姆巴拉洞穴,启动地球轴心,将时间扭转到纳粹不可一世的年。并借助它的力量,为纳粹德国打造一支刀枪不入的“神族部队”,可见冈仁波齐的神秘之处。
现在很多旅行者把目光投向这块圣洁之地,不过相对于海拔较高,人数不是很多,这或许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我也即将背上行囊踏上了这条转山之旅。这张照片看起来烂到极点,但是第一眼看到他的样子,发生在拉萨到塔尔钦的大巴车上,已经连续行进了20个小时,刚刚睁开朦胧的双眼,神圣之感透人心扉。
塔尔钦是夹在冈仁波齐与玛旁雍错之间的一座小镇,对于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如果能够与神山生活在如此近的地方,绝对是种福分。镇子上的人不多,在这幸福的日光浴下,悠闲忙着各自的事情。
到达塔尔钦后修整了一天,第二天清晨踏上了转山之路,他身体的每一部分细节都因为距离的拉近,显得更加清晰起来。前方的天然形成的平台是天葬台,那天并没有举行天葬。
坐落在山腰间的是曲古寺,曲古寺周围圣迹较多,但在“文革”时期被毁,大部分文物流失,年重建。
下午到达当日的宿营点-哲热寺,计划三天时间转山,第一天难度不大,没有太多爬升,宿营点海拔在+,第二天计划在此地来场与神山真正的心灵交融。“别去赶路,去享受路吧”,这句名言时刻要体现的淋漓尽致。
清晨,帐顶上的小鸟便是闹钟,那种欢快的铃声是闹铃声永远无法复制的,你不会因被叫醒而恼火,反而不愿打断这美妙的歌声,一天的好心情从此刻开始。当然,来张应景照也是必不可少的。
转山路上碰到的一些旅行者常笑着对我喊:“扎西德勒”,肤色与造型已经完美的融入了这片奇异的世界而满心得意,每一次都要标准的回一句:“扎西德勒”。
坐着河边,享受着地球上最强烈的日光浴,洗过的袜子在晾衣石上迅速被晒干。
从印度不远万里跋涉而来的朝拜者,因为不适应高冷的环境,每个人都穿了很厚的羽绒服,骑着马才能到达这里,听当地人说,不幸挂掉的朝拜者大部分都是来自印度、尼泊尔,但对于他们来说,一生可以来此朝拜一回,哪怕用生命来换取也绝对是值得的,在印度每年只有很少的转山名额,普通百姓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下马之后,他们都是大哭着跪地,面向神山祈祷。
第三天,路途较为艰难,爬升多米的高度,也许在海拔四千多这个爬升高度还不算什么,但是五千以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必须要掌控好自己的节奏,一旦节奏被打乱,体力会迅速下降。
卓玛拉山垭口海拔米(转山最高点)
叩长头的朝拜者,转山大概需要十多天时间
垭口下方的一个小冰湖,像是谁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冰激凌被这强烈的阳光晒化了,摊在了地上。
最后下午6点时分回到了塔尔钦的青旅,经历三天的跋涉,虽然裤腰带又瘦了一圈,但心中却充满了对高原的敬仰。
自己眼中的自己与他人眼中的自己
我心目中认为最漂亮的两座雪山是南迦巴瓦与冈仁波齐,南迦巴瓦美在气质,而冈仁波齐绝对是另类的颜值担当。
不同时刻的冈仁波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