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日本人认为阑尾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还没完全退化掉的废弃物,所以就在婴儿出生时把孩子的阑尾切掉,以防后发阑尾炎。
阑尾位于右下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是细长而弯曲的盲管,远端闭锁。不少人认为阑尾是多余的人体器官,那么,阑尾真的是多余的吗?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阑尾对人有着巨大的用处,并可以抵御多种疾病的发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因此现在世界各国再也没有随便割阑尾了。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程东峰年,一项研究为这个观点提供了充足的证据:相比正常人,没有阑尾的人在感染艰难梭菌后复发的几率要高4倍。艰难梭菌是肠道菌中的危险细菌,当有益菌缺失时,艰难梭菌就会繁盛。
阑尾的功能似乎与栖息于人体消化道内数量巨大的细菌相关。在人类的身体中,细菌的数量要远远多于人体的细胞,其中大部分细菌对人是有益的,且有助于我们消化食物。但是,肠道内的细菌有时会死亡或被清除,比如霍乱、阿米巴痢疾,则会把肠道内的有益细菌清除掉。在这种情况下,阑尾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其内益生菌会繁殖,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它就像一个“备份盘”,能重启在患病时被删除掉的肠道益生菌系统。
阑尾对于保持肠内细菌的平衡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果肠内细菌平衡失调,就可能导致溃疡性大肠炎和节段性回肠炎,还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因此阑尾并非是多余的。
阑尾周围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可以促进身体的免疫功能,是人体的免疫部位。阑尾还能够分泌一些促进肠道蠕动和促进生长物质,对人体还是有作用的。若没有阑尾的人,日常饮食要多吃些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食物,要经常的运动,以免便秘。
阑尾在人体的作用1抵抗感染的作用阑尾是一种免疫器官,具有抵抗感染的作用。阑尾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可分泌淋巴细胞,促进免疫球蛋白a类抗体的生成,能引导白细胞清除肠道内有害细菌,还可以分泌多种消化酶,促使肠管蠕动。
2抗癌作用阑尾具有抗癌作用,美国纽约肿瘤研究机构,对多例消化器官患癌症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其中84%的人已经切除阑尾。
3促进食物的消化阑尾是肠道益生菌的培植工厂和避风港,为肠道制造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为益生菌保护场所。这些益生菌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
阑尾可以帮助抑制具有潜在破坏作用的体液性抗体反应,同时能够提供局部的免疫作用。阑尾吸收肠道内的抗原并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局部的免疫系统在生理反应以及对食物、药物、细菌或病毒性抗原的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各种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其中免疫器官又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包括了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免疫系统,阑尾恰恰属于黏膜免疫系统的一个。人体50%以上的淋巴组织存在于黏膜免疫系统,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阑尾作为其中的一小部分,虽然作用不算太大,但也绝非毫无作用。
阑尾的负面作用阑尾也有负面作用,在阑尾发炎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摘除,也有可能致人死命。阑尾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至30岁为发病高峰。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一旦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其死亡率可高达5%-10%。
对于各类急性阑尾炎,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保守3-6个月后仍有症状者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均可采取手术治疗。
阑尾炎发病症状1腹痛迫使急性阑尾炎患者及早就医的主要原因,除极少数合并有横贯性脊髓炎的病人痛觉障碍外,都有腹痛存在。
2胃肠道的反应恶心、呕吐较为常见,早期的呕吐多为反射性,常发生在腹痛的高峰期,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和胃液,晚期的呕吐则与腹膜炎有关。约1/3的病人有便秘或腹泻的症状,腹痛早期的大便次数增多,可能是肠蠕动增强的结果。盆位阑尾炎时,阑尾的尖端直接刺激直肠壁也可伴便次增多,而阑尾穿孔后的盆腔脓肿,不仅便次多,甚至会出现里急后重。
3全身反应急性阑尾炎初期,部分病人自觉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或头痛、头晕。病程中发烧,单纯性阑尾炎的体温多在37.5-38°C之间,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时,体温较高,可达39°C左右,极少数病人出现寒战高烧,体温可升到40°C以上。
阑尾的手术方式目前急性、慢性阑尾炎,都可以考虑微创腹腔镜阑尾切除,创伤比较小,恢复比较快,是阑尾炎患者较为理想的选择。
如果大家还有更多健康问题想了解的话,请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