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第三帝国:
萨珊王朝
再巩固一个概念便是“波斯”是指代伊朗高原等附近的地区,在这个地区由本土人建立的帝国一般都称为波斯帝国,它由不同的家族不同的皇室将领导统治,一般分为三个王朝。但我在一些讲述波斯历史的书籍上看到,一般大家说的波斯帝国指的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名字不好记?其余的波斯二三帝国都分别单独称为:安息帝国,萨珊帝国。
萨珊王朝与安息帝国是无缝连接的,可以说是自己人直接换了批管理层,但王朝的疆域根基等等都没有经历过很大的动荡或者被外族占领等等。萨珊也是伊朗地区前伊斯兰化的最后一个波斯帝国,公元年—年()
安息帝国可谓是公元1世纪与罗马帝国中亚与欧洲最强大的两股势力。后背萨珊取代霸主地位继续与罗马共存了多年。
对于萨珊帝国的建国现在还存在诸多的争议,由于关于这块的史料也奇缺,所以只知道是阿尔达希尔一世建立了萨珊。但他与萨珊王朝的祖先萨珊关系还不是很明确。
可以肯定的是阿尔达希尔一世掌权后将都城从波西斯地区迁移至新建的阿尔达希尔—花拉(今伊朗西南部费鲁扎巴德)。这里地势多高山和隘口,是易守难攻之地。并且在这里建立了高大的城墙,使这座都城坚不可摧。阿尔达希尔一世金币头像
帝国前期阿尔达希尔一世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后开始扩张计划,誓要将安息帝国彻底取代。他要求法尔斯地区的贵族们向他效忠,并且发兵夺取了领近地区的克尔曼、伊斯法罕、苏萨,梅塞内等地区。他的极速扩张引得安息阿尔达班五世的不安,随即安息在年发兵令胡齐斯坦的总督讨伐阿尔达希尔一世,但并未取胜,随后阿尔达班五世亲自率兵,兵败战死。也代表着安息帝国的正式走下历史的舞台。
虽之后安息帝国各地仍有些叛乱和抵抗,但不足为虑。阿尔达希尔一世可以放开手脚继续向东和西北扩张,征服了锡斯坦(位于阿富汗与伊朗之间赫尔曼德河下游盆地区域),戈尔甘(今伊朗戈尔甘市)、呼罗珊(“霍拉桑”旧称,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包括今伊朗东北部,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大部分区域,塔吉克斯坦全境,乌兹别克斯坦的小部分区域通称为呼罗珊)、马尔吉亚娜(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巴尔赫(阿富汗北部城市),之后又占领了巴林(今巴林王国,临近波斯湾的岛国)和摩尔苏(今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尼尼微省首府)。当时的贵霜帝国、图兰、莫克兰等诸王国都归顺于帝国。
沙普尔一世(—),阿尔达希尔一世之子,年继承王位。可以说沙普尔一世是萨珊王朝最伟大的皇帝。他在其父为期打下的江山的基础上继续征战扩张领土,又实行了很多有助于帝国长期发展的政策,可以说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贤王。沙普尔一世在继位后征服了巴克特利亚和贵霜帝国的西部,同时又对罗马帝国发动了很多次进攻,攻打了罗马统治下的美索不达米亚,攻陷了卡雷和尼西比斯,但在年被罗马将领提姆斯特乌斯收复。随后在马西切与罗马皇帝戈尔迪安三世(-)开战,罗马兵败身死。沙普尔一世与新任罗马皇帝菲利普(-)签订合约,要求罗马赔偿一大笔赎金,每年需给萨珊纳贡。但条约太过苛刻,罗马皇帝随即又与萨珊开战,结果在巴巴利索又一次被击败,萨珊人乘胜攻陷了安条克(地处西亚的古城)。后罗马皇帝瓦勒良(-)在罗马三世纪危机中经内战胜利成为皇帝后试图对萨珊发动反击收复失地,但在埃德萨之战中又被波斯萨珊所击败,瓦勒良被俘,余生都在波斯被囚禁。接连几年的胜利,为庆祝沙普尔一世将这些功绩在波斯波利斯地区用希腊语和波斯语刻成铭文以记录,并且还雕刻了石雕。
在国内,沙普尔一世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下令建造了伊朗第一座坝桥,又建立了許多新的城市,尼沙普尔、比沙普尔这些城市都是由他的名字命名的。他还提倡奉行信仰自由政策,包容并接纳基督教,并保证在波斯境内基督教等宗教享有自由。这政策随即也吸引了很多罗马人来波斯定居。沙普尔还支持摩尼教,为摩尼提供保护。与巴比伦拉比撒母耳成为好友,这个举措也为波斯与犹太的友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犹太人们在高压的宗教压迫中得以喘息。沙普尔一世统治的末年,人口一度达到了万人。在沙普尔一世进攻安娜托利亚时候,被罗马人和其盟友巴尔米拉地区(叙利亚沙漠上的绿洲城市,现作为叙利亚一个很不错的观光奇景,被誉为“沙漠新娘”)的奥登纳图斯(当时罗马附属领地巴尔米拉的执政官)所败,妻子也被罗马人俘虏。年5月沙普尔一世去世,儿子霍尔密兹德一世继任(-)之后传于其兄巴赫拉姆一世(-)死后其子巴赫拉姆二世(-)死后传于其子巴赫拉姆三世,但由于其无能,被沙普尔一世的另一个儿子纳尔塞推翻。(-)帝王世家多恩怨啊,皇帝死的一個比一個快??????。
纳尔塞期间,再次与罗马人开战,年在幼发拉底河附近卡利尼古姆击败罗马皇帝伽列里乌斯,年罗马人在多瑙河附近召集一批援军,将萨珊人逼入亚美尼亚地区,但崎岖多山路的亚美尼亚对罗马步兵很有利而对波斯的骑兵不利,加上当地人的帮助,罗马人在这里击败了波斯人。并且罗马人继续追击并攻击米底地区和阿里亚波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一个古老王国),并在埃尔祖鲁姆一役大胜波斯,年攻陷了尼西比斯和泰西封地区,甚至连波斯皇帝的妻子儿女也被俘虏,萨珊皇帝纳尔塞不得不向罗马求和,并请求释放他的儿女。但罗马人表示当年沙普尔一世囚禁罗马皇帝瓦勒良并未宽恕他,而今也不同意释放他的儿女。无奈下波斯与罗马签订了一堆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条款内容也相当苛刻。致使波斯失地不说很多的经济商路也被罗马所限制。很多附属于波斯的王国也在罗马的要求下脱离波斯并独立。纳尔塞不堪其辱,随即退位,并由他的儿子霍尔米兹德二世继位。一年后,老皇帝纳尔塞悲愤而死。不过此时的萨珊王朝局势动荡,许多老贵族有开始蠢蠢欲动。周围的锡斯坦和贵霜帝国眼看萨珊帝国动乱不堪,乘机叛乱,波斯皇帝随即率兵前去镇压,但内忧外患,他也没能处理好国内老贵族的利益,最终年在一次围猎中被阿拉伯人所杀,不过也有人说,这次属于老贵族的暗杀,但并无佐证。
霍尔米兹德二世去世后,波斯贵族更是掀起了一场宫廷政变,先杀了他的长子,又令他的次子失明,三子也被囚禁。但皇帝一派的人最终平息了政变,推举刚刚出生的霍尔木兹德二世的遗腹子沙普尔二世登基。
沙普尔二世(-)在萨珊历史上也是一个比较传奇的皇帝。他还在为出生时就被选为皇帝进行了加冕仪式,王冠带在他母亲的肚子上。所以你会发现他的在为时间和他的出生时间是相同的,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又有趣的。幼年时又其母亲和贵族们当政,待其成年后亲政。萨珊的中期,南方的阿拉伯人在逐渐的崛起,并且不断在边境上骚扰。沙普尔二世组建了一只精锐部队驻守在南边抵御阿拉伯人骚动,随后率大军开始收复失去的领土,并且取得了多场胜利。虽然收复了部分附属国失地,但并未能入侵到罗马的领土和一些重要城市。沙普尔二世牵制罗马的同时,随即又亲自发兵征服东方的游牧民族,并将中亚的阿富汗等区域的一些领土并入萨珊。稳定了南部和东部,沙普尔二世亲率大军继续征讨罗马,并一举攻陷了辛格拉和阿米达两座城市。但罗马皇帝尤利安又随即率兵直击波斯国内泰西封,打败波斯军队。但在归国途中被沙普尔二世的军队给截杀身亡,继任者皇帝约维安为了能安全逃回国内,与波斯签订条约,归还了所有在年所占领的所有波斯土地。
沙普尔二世金币
沙普尔二世头部雕像
但沙普尔二世之所以被认为比贤君差一点的是其统治比较严苛,对宗教也进行了打压。在本土拜火教的崛起下,基督教受到迫害,以抗衡君士坦丁在罗马的基督教政策。但他的功绩和成就是非比寻常的。在他逝世时,萨珊帝国又一度变成了中亚最强大的帝国,没有之一,甚至连亚美尼亚都归波斯人统治。沙普尔二世晚年时期甚至到他的后几位继任者期间都没有大的战役,和罗马也是相对的和平相处。随后的几位皇帝也没有太大的作为,萨珊帝国也迎来了一点和平稳定的时期。直到巴赫拉姆五世(-)
巴赫拉姆五世是一位被萨珊历史上神化了的皇帝,也是最广为人知的,留有很多的传说故事,甚至波斯诸多神话传说都喜欢用他的形象来表达。即使萨珊被阿拉伯人征服,这些故事还是被流传着。年他击败了东方来犯的嚈哒人(yanda)(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原居住在中国长城以北,称滑国。是中亚塞种人与大月氏后裔,西方称白匈奴.)他外号“野驴”证明他很喜欢狩猎,是一个钟爱田园的皇帝。他的父亲伊嗣埃一世是个对宗教很严厉的君主,但他不是。他废除了亚美尼亚傀儡自治的皇帝,使亚美尼亚归为萨珊的一部分。
巴赫拉姆五世在伊朗史诗《列王传》中的插图
巴赫拉姆五世的继任者其子伊嗣埃二世(-)是一个温和的统治者,期间也未曾有过大型的征战。但他却是一个对宗教准确说是基督教极为严格和苛刻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迫害。和他爷爷伊嗣埃一世一样。甚至在士兵出征时都会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基督徒,甚至将他们驱逐并迫害。他还在亚美尼亚地区推行拜火教,为了让拜火教能生存在这个曾是罗马帝国的领土,又在基督教下自治了多年的区域,他派兵镇压叛乱和基督徒,在阿瓦雷尔战役中彻底的粉碎了基督徒的起义与不满。
之后数年萨珊虽与罗马和平相处。但东边的嚈哒人蠢蠢欲动。自从五世纪初巴赫拉姆五世和伊嗣埃二世击败了它们,但五世纪末它们有卷土重来。在年击败了当时波斯皇帝菲鲁兹一世(-),嚈哒人的侵略对于波斯帝国造成了很多混乱与不安。菲鲁兹一世死后又立他兄弟巴拉什,但这位懦弱的皇帝也无所作为,寥寥过完短暂一生终于迎来了喀瓦德一世(-)。
喀瓦德一世是一位积极的开明的君主,并且当政期间执行了很多改革措施,并且将自己的财富分发给穷苦人民,他支持马兹达克教派的主张(富人应该将财富分给穷人),虽然这个教派的内容有些极端,但喀瓦德一世之所以支持也是让老贵族看出他想摆脱它们控制的决心。但不幸他由于处理太过莽撞而被老贵族的政变所废黜。立他的兄弟贾瓦斯普为王,贾瓦斯普是个聪明的皇帝,为了不重蹈覆辙他拥护拜火教,满足老贵族利益,但好景不长。流亡的喀瓦德一世在获得了嚈哒人和国内自己一派的帮助后重新返回波斯废黜新王,重新登基。
喀瓦德一世的重新登基也标志着萨珊王朝的一个黄金时代来临。他联合嚈哒人一同攻击罗马,期间和罗马人大大小小战役很多场,例如达拉之战、卡利尼库斯战役等等,有胜有败不分伯仲。虽然在他的统治期间国内基本稳定和平,但他却一只没能摆脱嚈哒人的束缚。
喀瓦德一世银币
“不朽的灵魂”库思老一世(-)又被称为“乔斯罗斯皇帝”是萨珊王朝著名的统治者之一。以改革过时的征服架构而出名。他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税务,土地,商业,军事,甚至是国家过时的政务机关全在他的改革下面貌一新。年远征叙利亚,略多安条克,为波斯征得大量财富。年举报拉齐察人,接着年击败了拜占庭帝国收复亚美尼亚的远征。之后又停止对阿拉伯人的资助,用来抑制阿拉伯人向叙利亚侵袭。库思老一世在国内的城市加以市容建设美化,修建新城市和建筑物,重建运河和农场,并在隘口加固要塞。为帝国的经济基础扎下坚实根基。战争也是多胜少负。是萨珊王朝一位不可多得的改革派君王。
库斯老一世接受臣民觐见
在库思老一世去世后,便发生了其子霍尔密兹德四世与叛乱将军巴赫拉姆·楚宾斗争,霍尔密兹德四世迫于压力禅位于自己的儿子库思老二世(-)来平息将军的怒火。但楚宾仍不满后击败库斯老二世,自立为巴赫拉姆六世,库思老二世失势后逃亡拜占庭帝国,并在其当时东罗马皇帝莫里斯一世帮助下率领拜占庭波斯联军攻入都城夺回王位。这场动荡才得以平息。随后东罗马内乱莫里斯一世年被福卡斯推翻杀害,库斯老二世打着为恩人报仇的旗号进攻东罗马。因为东罗马朝廷动荡,所以征服没有收到大的阻碍遍占领了东罗马在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的据点要塞。年征服了叙利亚和安条克。东罗马新皇帝希拉克略在年率军反击波斯但大败而归。萨珊波斯更是所向披靡接连攻陷了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港,年整个埃及都被萨珊帝国征服。此时的萨珊王朝达到建国以来最大达到极盛(万平方公里,万人口)。但库斯老二世的远征表面看起来雄伟,也确实在领土面积上取得了无可比拟的高度。但连年的大战使得萨珊王朝国库空虚,军疲民怨。库斯老二世这时反而为了充盈国库,对人民课以重税以用于征战。导致国内怨声四起,罗马皇帝希拉克略发现机会,随即大军实施反击,并加以攻心之战。接连打败波斯人。
年,库斯老二世还是没有吸取教训,仍主导扩张征服东罗马计划,联合斯拉夫人,阿尔瓦人围攻君士坦丁堡,但在横渡博斯普鲁斯海峡时遭遇阻截,导致围攻失败。(君士坦丁堡战役)。-年罗马皇帝希拉克略率军攻入美索不达米亚,在尼尼微战役中又一次击败波斯军队。
库斯老二世银币
因为波斯国内空虚动荡,版图又很大,粮草补给后勤等诸多问题暴露,加上接连战败,甚至萨珊帝国最富饶的甘扎克和达斯塔格尔地区都遭到了东罗马的入侵和破坏,导致库斯老二世的声望一度崩塌,前期的重税逐渐失去了人民的好感,现在的战败又失去了贵族的信任和支持,波斯帝国陷入了极度危险之中。年其子喀瓦德二世刺杀了库斯老二世,然后放弃了所有侵占的土地。才使得国内外的动荡趋于平静。
但这位拥有“大局观”的喀瓦德二世即位不到一年便去世了。之后的五年,萨珊王朝的内部发生了内乱,期间的皇帝从库斯老二世的女儿到将军,乱七八糟。致使萨珊帝国迅速走向衰败。年库斯老一世孙子,伊嗣埃三世(-)继位,当时南部的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已经集结军队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边缘。但东罗马和波斯两国之间长年的战争已经耗费了巨大的国力。两国也无力去顾及阿拉伯人这种侵略。阿拉伯人也是看准了欧洲和中亚的这种局势毅然的选择大肆扩张。伊嗣埃三世继位时还是个孩子,并无执政和统帅之才,导致波斯也未能对阿拉伯人进行有效的遏制与防御。再加上萨珊国内财力和军力的空虚,处理好自己下辖的诸多封建王国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不用说阻挡阿拉伯人了。-年阿拉伯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旗下军官:哈立德·瓦利德攻陷美索不达米亚。哈立德之后被调往叙利亚对付东罗马人。所以减缓了阿拉伯人灭亡萨珊的时间。(因为哈立德曾作为默罕默德战友,非常具有军事才能。)年在阿拉伯哈里发:奥马尔·本·哈塔卜的带领下,阿拉伯人占领了泰西封(伊拉克巴格达境内)。伊嗣埃三世放弃了大量财宝东逃。没有了中央权力,下面的波斯军队乱的像粥,做着零星无谓的抵抗。可以说这个时候萨珊王朝就画上了句号。伊嗣埃三世逃至呼罗珊地区东部,被梅尔夫一(今土库曼斯坦城市马雷)的一名工人杀死。年萨珊王朝正式灭亡。
(兵败后伊嗣埃三世曾向唐朝派过四次使臣求援,希望自己需求唐太宗帮助得以帝国,结果被婉拒。)
剩余的萨珊贵族搬迁到中亚定居,它们在那里传播波斯文化和语言,并建立起了一个波斯人的伊斯兰王朝—萨曼王朝。之后在阿拉伯的统治下,伊斯兰文化和波斯文化也相互结合,并且阿拉伯人也推行良好的政策,也不强迫波斯人皈依伊斯兰教。最终波斯人也渐渐接受了伊斯兰文化。有些原波斯的贵族为了能在阿拉伯世界里大有作为便也皈依了伊斯兰教,在阿拔斯王朝尤盛。
.9.24
关于波斯三个帝国的学习就OK了,我也是收获满满,从阿契美尼德到安息再到萨珊,见证了波斯的历史同时也稍微屡顺了些许的原来不解的概念:
例如欧洲皇帝的姓氏,为什么库斯老一世后好几代突然冒出来了个库斯老二世。而中间皇帝的名字却五花八门。据我学习所感,儿子姓氏可以和父亲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不同的继位则采用自己的名字,如果相同则在姓氏后按数字累计。(额....还是当我没说吧,我也编不下去了。)
我发现欧洲历史线很乱的情况下怎么去学习欧洲史,我建议不要按照以时间线去学习,看看这个时期有哪些帝国发生哪些事,因为帝国太多了。我觉得可以紧盯一个大帝国,只去理清这个帝国的历史,例如波斯三个王朝历时多年,足以贯穿了欧洲早期文明史,前期的希腊,中期的罗马,后期的拜占庭和阿拉伯。以波斯为线,其余国家在波斯史中先有个大概的认识,将历史大事件特别铭记,这样我感觉你学完一个帝国,基本欧洲史的大概脉络就有模样了。建议也可以选择罗马。但是罗马史之前早起的希腊时期就得单独看看了。
最后点感受是学习历史真的需要一张详细的世界地图,如果能搞到一张古地名地图的话帮助真的是非常非常大。??
之后我的兴趣可能是罗马的“五贤王”,但也有可能是继续看阿拉伯的伊斯兰帝国,现在还没定.....谁知道呢,没准又跑去看春秋战国了??
琛小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