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形成的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bdfzz/xcyy/广东疫情情况
8月21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广州报告3例,分别来自墨西哥、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深圳报告1例,来自印度尼西亚;佛山报告1例,来自澳大利亚。以上均在入境口岸或隔离点发现,入境后即被隔离观察。新增出院1例。
截至8月2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例)。目前在院21例。
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8月21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1例。截至8月21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28例。累计出院例,尚在院治疗13例。截至8月21日24时,累计报告境内确诊病例例。累计出院例,累计死亡1例。8月21日0时至24时,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新增3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男,50岁,籍贯广东,常住广东省清远市,工人。8月18日从新加坡乘坐CZ航班于当天飞抵广州入境,海关采样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反馈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医院隔离治疗。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男,29岁,籍贯广东,常住广东省惠州市,工程师。8月17日从墨西哥出发,先后乘坐AM、NH、CZ航班于19日飞抵广州入境,海关采样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反馈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医院隔离治疗。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男,46岁,籍贯安徽,常住安徽省阜阳市,工人。8月13日从沙特阿拉伯乘坐SV航班于当天飞抵广州入境,海关采样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反馈新冠病毒核酸阴性。在集中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并经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即医院隔离治疗。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8月21日0-24时,深圳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该例无症状患者为中国籍,从印度尼西亚返回。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后转医院观察治疗,情况稳定。截至8月21日24时,深圳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目前在院3例。陆丰疫情病毒溯源显示:与香港流行毒株同源达99.99%
8月22日,广东省政府举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最新情况。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段宇飞出席介绍最新疫情防控工作情况。8月14日汕尾陆丰报告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截至8月21日晚上8时,共发现1例确诊病例,汕尾市报告;8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汕尾5例,深圳3例,均为确诊病例已纳入管理的密切接触者。8例无症状感染者体温正常,无异常症状。“总的来看,这次疫情处置及时、措施有力,疫情控制在局部区域,风险总体可控。”段宇飞强调。陆丰疫情病毒株与香港流行的高度同源
段宇飞介绍,经过八天的连续排查,汕尾市、深圳市共摸排重点人员名、重点场所43个;判定密切接触者人。按照“应隔尽隔”的原则,迅速对排查发现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对一般接触者以及防控单元内除密切接触者以外的人员,实行居家隔离。疫情发生后,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公安厅、深圳市、汕尾市以及省(市)疾控中心,开展病毒溯源,强化证据支撑,查清传播脉络。第一时间开展病毒全基因组测序,采取5例感染个案的鼻咽拭子样本,对其病毒进行全基因组三代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这5例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经与全球数据库中的近8万条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这5例同属于香港本地流行的HK1分支,与香港流行毒株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同源百分率达99.99%。段宇飞表示,本次疫情是在较早阶段,通过常态化疫情监控发现的,但不排除后续会有零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加强粤港澳三地的沟通协调和联防联控
段宇飞表示,将迅速加强粤港澳联防联控。及时将疫情情况通报香港澳门,密切跟踪香港疫情发展态势,加强粤港澳三地的沟通协调和联防联控。落实香港入境人员核酸检测、口岸检疫、健康筛查、社区管理等全流程管理,加强跨境货车司机口岸点、作业点、居住点、运输沿线“三点一线”闭环管理。做好深港往来小型船舶船员和流动渔民等重点人群疫情防控。推进电子化通关、健康码转换互认等措施。在“哨点”监测上,部署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提高警惕,加强旅居史问询,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严格执行购买退烧药品实名登记、信息推送排查制度,做到逢热必检。将重点抓好“四深入、五强化”
段宇飞表示,下一步,按照全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重点抓好“四深入、五强化”。一方面,抓好“四深入”,集中力量迅速扑灭这次疫情:
1)深入推进流调溯源。根据病毒基因序列溯源结果,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着力查明疫情源头、弄清传播途径,以进一步完善防控措施;
2)深入推进排查管控。根据防控形势进一步摸排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严防疫情扩散;
3)深入推进隔离检测筛查。对排查到的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及时隔离,加强集中隔离点安全防护,做好隔离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人文关怀;
4)深入推进医疗救治和院感防控。及时收治,规范治疗,做好医务人员防护;
另一方面,做到“五强化”,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强化预警监测,继续发挥发热门诊、药店诊所等“哨点”监测作用,提升监测敏感性,筑牢疫情防控关键防线。
2)强化外环境监测,继续做好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以及冷链环节产品、人员和环境的常态化监测。建立多点触发机制,把监测预警拓展到口岸、学校、养老机构、交通场站等重点场所,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
3)强化防控措施,做好跨境货车司机等入境豁免人群的闭环健康管理服务。
4)强化风险管控,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强化管理措施,严防国内外中高风险地区疫情输入。
5)强化能力提升,扎实做好快速应急处置准备。
段宇飞强调,从对这次疫情的第一例病例和后续出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流调情况分析,做好个人防护对于防止新冠肺炎传播有重要作用。“在这里,我再次向公众呼吁,要增强个人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需要佩戴口罩的场所和人员要落实佩戴口罩,同时要勤洗手、少扎堆,保持社交距离。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医,千万不要拖延。这样既有利于个人及时诊断治疗康复,同时也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对总体疫情控制也非常重要。总之,希望社会参与、公众配合,把全省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汕尾一无症状感染者在第4次核酸检测时呈阳性
广东将持续对哪些人员进行重点监测管理?段宇飞介绍,根据国家和我省疫情处置的相关要求,在此次汕尾和深圳的疫情发生后,广东主要对4类人员人群实施了分类管理,并开展核酸检测筛查,实行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这两种情况。第一类为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目前此次疫情共确诊了1例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对这类人群采取集中隔离治疗观察措施,动态检测核酸体检评估感染情况。第二类是密切接触者。对这类人群予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安排单人单间在第1、4、7、14天进行核酸检测,一旦检测阳性或出现症状,医院。第三类为一般接触者,包括密切接触者的接触者和防控单元内除密切接触者以外的人员,对他们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在第1和14天进行核酸检测,必要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第7天增加一次核酸检测。四类为对防控区域人群采取限制活动范围,不离开当地,不参加聚集性活动的社区健康管理措施。14天内检测1~2次核酸。此外,广东对疫情期间有到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活动场所的群众以及周边的群众发了公告,动员他们进行愿检尽检。目前汕尾和深圳已完成2轮针对4类人群的核酸检测,这两次的部分重点人群人员已经完成了第三轮甚至第4轮的检测。汕尾确诊病例的一个小孩,是无症状感染者,他是在第4次核酸检测的时候才发现阳性。一境外航班查出18个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汕尾、深圳已对密切接触者以及有可能波及的人群、场所、外环境进行了扩大检测。截至8月22日8时,共检测核酸样本83.42万份。在14日报告1例确诊病例后,又经排查发现的8例无症状感染者,都是从纳入健康管理的密切接触者中主动发现的,均为第一例案例的同事或亲属,他们的密切接触者及一般接触者都追踪到位,并按照规定落实了健康管理措施。“我省的监测是灵敏的、行动是迅速的、处置是及时的、举措是有力的,疫情在较早阶段即被发现并控制在局部区域。但由于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尚在医学观察期内,不排除后续会有零星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段宇飞说。段宇飞表示,目前疫情还没结束,我省对外交往频繁,人员来往较多,全省各地仍然存在疫情输入风险。特别是全球疫情持续蔓延,每日新增病例数维持在较高水平,国外“带疫解封”与对外经贸往来需求加大,我省口岸入境航班持续增加,国际船舶外籍船员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豁免人员健康监测等闭环管理仍有需要加强的环节,来自境外及国内高中风险地区输入疫情风险依然不容忽视。“这些境外航班上,有的阳性病例较多,带来的境外输入风险较大。前段时间有个航班检测出18个无症状感染者,有一个航班检测出15个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全省有4万人由境外航班入境后接受14天集中隔离,为防控带来了巨大压力。”段宇飞介绍,此外近期国内多地报告冷冻冰鲜产品外包装核酸阳性,冷链环节新冠肺炎病毒污染风险仍然存在。段宇飞表示,当前,广东已部署各地进一步落实“四早”措施,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慎终如始落细落实各项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同时从发热门诊、检测能力、人员队伍、医疗救治能力、应急物资、隔离场所、口岸联合检疫、流感等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治等8个方面做好秋冬季节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全国疫情情况8月2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13例,河北3例,山东3例,陕西2例,福建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9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无死亡病例。截至8月21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1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4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0例(境外输入5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例(境外输入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例(出院例,死亡75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例(出院例,死亡7例)。上海新增1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据上海市卫健委消息,21日0时至24时,上海报告13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例详情:病例1至病例9为中国籍,病例10为英国籍,分别在英国、土耳其留学或生活,8月13日分别自英国和土耳其出发,经俄罗斯转同一航班后于8月14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病例11、病例12为中国籍,分别在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工作,8月17日分别自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出发,转乘(乘坐)同一航班后于8月18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病例13为中国籍,在厄瓜多尔工作,8月17日自厄瓜多尔出发,经荷兰转机后于8月1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上述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的密切接触者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无调整
据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疫情风险等级查询”显示,截至8月21日24时,全国高风险地区2个,分别为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中风险地区4个,其中新疆乌鲁木齐市3个,广东省汕尾市1个。钟南山发出最新提醒
据看看新闻KNEWS消息,8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目前对国内新冠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还有待加强。谈到下一阶段个人健康防护措施时,钟南山称上半年40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全部降低,这表明,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到这三点能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率。▽
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50名队员昨天赴港
8月21日中午,医院的50名核酸检测人员在广州集结完毕后,奔赴香港。支援队伍将在香港相关机构的配合下,帮助香港进行更多、更广泛的核酸检测。广东省卫健委主任段宇飞表示,七月以来,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呈爆发态势,特区政府向中央请求支援。为贯彻中央统一部署,根据国家卫健委的部署安排,由广东组建第一支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支援香港抗疫工作。按照中央要求,香港所需,广东竭尽所能的原则,全力支持特区政府抗击疫情。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前期先遣队10人已于8月初赶赴香港,剩下的这50名队员也在21日出征。接下来广东还会根据中央的安排,再派出支援队员。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副队长邹伟明表示,支援队所有队员对香港这次疫情的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理解和了解两地文化和两地法规、检测技术的差异。前期也进行了各方面的培训。这次支援的50人当中,有6成是来自前期支援北京、武汉抗疫专业的检测人员,技术过硬,经验过硬。所有支援队员去了香港以后,尽快适应香港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和融入当地的检验流程。全球疫情情况Worldometer网站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8月22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803例,86个国家确诊病例过万。全球疫情依旧严峻。美洲作为全球疫情震中,各国动向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