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西藏,你无法阻挡她的诱惑;走进阿里,你无法抵御她的吸引;一生,一定要有一次,走到她的身边,近一点,再近一点……
冈仁波齐峰屹立在普兰县境内,绵延于中、印、尼三国边境,海拔米,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孕育了多条冰川,带来了大量水源,是恒河、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西藏最有名的神山,它山形如橄榄,直插云霄,峰顶如七彩圆冠,周围如同八瓣莲花四面环绕,山身如同水晶砌成。东边的万宝山,传说是释迦牟尼脚踏过的山,西边是度母山,南边是智慧女神峰,北边是护法神大山。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内地、印度和尼泊尔的信徒前来朝拜转山。冈仁波齐还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圣中心,素有“神山之王”的美称。如在马年来神山,被当为人生之大幸事。
祖师辛绕米沃且从天而降时,便落在此山巅,在印度教中,它是凯拉斯,是湿婆的天堂。多种教派共同奉冈仁波齐峰为世界的中心,每年都有很多信徒前来朝拜。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的信徒不远千里,历尽辛苦来到这里,沿途磕头祈祷,绕山拜罢之后,才算功德圆满,了却了宿愿,尤以马年为盛。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都有一共同特色——朝圣。带着强烈而巨大的心愿,沿着一条相对固定、充满神迹启示的圣路,向一个公认的圣地进发,这便是朝圣之举。朝圣由来已久。在自然环境险绝卓著的西藏,朝圣尤其显得精诚执着。
笃信佛教的藏族人坚信:朝圣能尽涤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无穷的功德,并最终脱出轮回,荣登极乐。因此,总是有数不尽的藏族人,以独有的磕长头方式俯仰于天地之间,向圣地跋涉。没有血肉之躯,便无朝圣之举,没有风尘仆仆,便无朝圣之途,不历经千辛万苦并跨越真正的时空,就不会有心灵的虔诚。朝圣对于一个信徒而言,是可以以一生的时间去认真对待的神圣之举。甚至可以这样说:超出“苦行”意义之上的朝圣之旅是将个体生命之旅推向极致的唯一途径!
作为神山的冈仁波齐峰,其地位是世界性的。冈仁波齐峰同时被藏传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它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在梵文中意为“湿婆的天堂”(湿婆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发源于此。每年络绎不绝的,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各大藏区的朝圣队伍们,使得这里的神圣意味不断得以体现并加深。
希特勒曾亲自下令,让以纳粹“冲锋队”成员海因里希·哈勒为首的5名党卫军分子纳粹分子秘密前往西藏,去寻找一个名为沙姆巴拉的神秘地方,而沙姆巴拉推测就是在冈仁波齐。据传说,那里隐藏着地球轴心,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邪教主义者,希姆莱顽固地坚信,如果把世界轴心转到相反的方向,就可以使时光倒流,让纳粹德国回到不可一世的年,还可以改正所犯的一切错误,重新发动战争并取得胜利。
而根据有关沙姆巴拉的传说,地球轴心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根本无法靠近。正因为如此,沙姆巴拉在神话中才被认为是控制全世界的中心。谁接触过它,谁就不仅能成为时间的主人,还将拥有神奇的力量,可以获得生物保护场。不仅如此,还有传说称,沙姆巴拉的能量可令人长生不死。对此深信不疑的希姆莱甚至计划在找到传说中的世界才轴心后,向西藏空投几千名空降兵,以组建一支不可战胜的“不死军团”
相传,苯、佛相争的早期,佛教尊者米拉日巴与苯教徒纳若本琼于冈仁波齐峰斗法时的若干遗迹仍有存留。在这些地方转一转并祈祷一番是后世朝圣者不可或缺的功课。
转山是来自不同地方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转山道分两条:外线是以冈仁波齐为核心的大环山线路,内线是以冈仁波齐南侧的因揭陀山为核心的小环山线路。外线总长53公里,徒步需3天功夫,磕长头则需15-20天。转山人一般都是在转足13圈外线之后再转内线。每逢藏历马年,转山的朝圣者最多。据说佛祖释迦牟尼的生肖属马,马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其他年份转山13圈,且最为灵验和积长功德。
如果你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又或者你也想来感受下神山冈仁波齐的魅力,再或者你想来高原圣地体验行走的力量……不管有何种理由,别忘了答应自己的那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马年,一起走进神山的诱惑……
更多系列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千万别错过哦。
蓝火户外-or
蓝火户外官方微博:蓝火户外
蓝火户外官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